【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北大医院肺部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举办学术讨论会

日期:2017/8/2 6:49:04  来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7月26日,北大医院肺部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家组于放射治疗科会诊室举行了MDT讨论会。此次由胸外科主持,MDT团队中的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肿瘤化疗科、放射治疗科、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等专家参会研讨。
    此次讨论会围绕早期肺癌的诊治这一主题展开。首先由胸外科刘敬伟副主任医师阐述了多原发肺癌(MPLC)的外科治疗策略,病理科熊焰副主任医师讲述了对于多原发肺癌和转移癌鉴别的病理诊断标准,接下来放射治疗科亓昕医生分享了早期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最后围绕两个病例,专家组针对早期肺癌的综合诊治方案进行了交流讨论。
    北大医院肺部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定期举行研讨会,有助于各科室之间充分交流协作,分享诊治知识和经验,形成共识,寻求更优的综合诊治策略,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放射治疗科  苏萌萌、亓昕)
【信息链接】
    1.  多原发肺癌(MPLC)的治疗策略?
    定义:MPLC指在同一患者肺内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恶性肿瘤。
    诊断:尚无金标准,目前多参考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关于MPLC的诊断标准,MDT专家组认为,MPLC的诊断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诊断,通过临床特点、影像学、病理及遗传分子诊断等综合判断。
    MPLC和转移癌影像学的鉴别:
    MPLC:结节多具有原发性肺癌的特点:大多呈孤立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单发,可有分叶和毛刺征,边缘不光整、密度不均匀,常伴支气管狭窄或肺不张;进展较缓慢(肿瘤倍增时间长);两肺同时出现孤立性块影,且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应考虑MPLC可能;MPLC共同引流部位多数无癌浸润。
    转移癌:常为多发球形结节,多无分叶及毛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很少产生肺叶或肺段不张;肿瘤进展较快;病灶多靠近胸膜;共同引流部位多有癌浸润。
    治疗选择:目前关于早期多原发肺癌的治疗还没有权威指南,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基本的公认原则:①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早期可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需根据T、N分期和患者肺功能储备等选择。结合病灶特点和肺功能情况,也可个体化选择SBRT等其他治疗模式或结合。②尽可能完整有效地切除肿瘤;③尽可能多地保留健康肺组织;④术后应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2. 早期肺癌的放疗进展
    (1)放疗技术的进步——更精准的放疗
    近年来放疗技术取得了质的飞跃,从二维放疗到三维适形放疗,再到现在的调强放疗(IMRT)和图像引导的放疗(IGRT),立体定向放疗(SBRT),以及将来的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的进步使得放疗剂量得以提升,同时毒副作用明显降低,所以放射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早期肺癌的SBRT治疗
    SBRT治疗早期非小细胞型肺癌的局控率很高,能达到90~96%,不逊于手术。
    NCCN指南推荐,SBRT是无法手术或拒绝手术的I期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的推荐治疗手段。
    对于早期肺癌可手术的病人,放疗也是其中一种选择,特别是年老体弱者。
    根治后复发转移者,可选择局部SBRT。
    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经过MDT讨论,综合选择治疗方案是最好的模式。
    (3)质子、重离子治疗早期肺癌
    质子、重离子放疗由于其物理学优势(Bragg峰),使肿瘤区域剂量很高,而前后的正常组织剂量很小。大分割模式甚至仅次于单照射的质子、重离子放疗,在早期肺癌研究中有不错的局控率和生存率。

上一篇:

护理部举办2017年护理品管圈圈长强化培训

下一篇:

【壮丽西藏画卷】第二批“组团式”援藏队员专访丨心血管内科 陈明:情系雪原,行胜于言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