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老慢支”,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咳、痰、喘”。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道的一种慢性炎症,咳嗽、咳痰、气喘就是“老慢支”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初期往往是晨起咳嗽、少量白粘痰,患者可能不太在意。之后咳嗽逐渐增多、痰量增加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气喘。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到严重阶段出现不可逆的气流阻塞则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也有部分“老慢支”患者咳嗽、咳痰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气喘,就是感觉气不够用,轻则剧烈活动时气喘,重则稍动即喘,或者不动也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部分患者也经常会被误认为是哮喘。但哮喘患者一般只在哮喘发作时感到气喘,发作缓解后气喘可以缓解,而老慢支患者往往是持续存在的气喘,在受寒或感染后,气喘会加重。
秋冬季节对“老慢支”患者来说是比较难熬的季节,秋冬气候干燥、寒冷,尤其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从而病情迅速加剧,痰量增多,黏稠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痰,并出现气喘加重。“老慢支”患者如何才能平稳度过秋冬季节,家庭及个人的治疗及护理非常重要,我们称之为慢性病的自我管理,下面我们从药物、饮食和生活习惯及运动三方面简单介绍。
首先,“老慢支”患者要合理用药。

第一,正确应用医生处方的吸入药物,不要擅自停用。“老慢支”患者病情发展到“慢阻肺”阶段经常会需要应用一些长效的吸入药物,这类药物很多不是即刻改善症状的,但能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有些患者在喘憋发作时应用吸入药物,感觉症状缓解不明显,就自行停用了。而不规律应用有可能就会导致“慢阻肺”的急性加重。
第二,要合理应用止咳药物,保持痰液引流通畅。很多老慢支患者因为咳嗽就到门诊要求开止咳药,殊不知,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借助咳嗽可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排出体外,痰液的有效排出,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减轻。对于“老慢支”患者来讲,咳嗽、咳痰等症状主要是由于支气管炎、支气管收缩或痉挛、肺功能的下降、合并急性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咳嗽常伴咯痰,且痰多为粘液状,容易堵塞气管,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比如用祛痰止咳药物对症,如甘草合剂、中成药止咳糖浆、氨溴索、N-乙酰半胱氨酸等来达到祛痰、止咳的目的。不恰当的使用镇咳药物,会引起痰液引流不畅、痰堵气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危及生命的危险。
第三,建议在易感季节打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老慢支”、“慢阻肺”患者病情的急性加重,如出现咳嗽增多、痰量增加或痰变脓性以及气喘的加重,很多都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包括流感、肺炎等。在天气多变的秋冬季节,“慢阻肺”患者及时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相关的呼吸道感染,减少“慢阻肺”的发作或加重。
其次,要保持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第一,“老慢支”患者首先要戒烟。吸烟对于呼吸系统的危害极大。吸烟或被动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重要的致病因素或诱发因素。吸烟还会损害肺的正常防御功能,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戒烟是保卫肺功能的第一步,也是目前改善肺功能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第二,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饮食,保持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各项营养素补给充分。“老慢支”患者因病程长,很多患者胃肠功能弱,长期进食偏少,造成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其实也是患病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慢阻肺”的一个合并症状。营养不良会加重患者的呼吸肌疲劳,加重呼吸困难。冬季天气寒冷,故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核桃、大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要适当多饮水,避免脱水,保持呼吸道湿润,使痰液稀释利于排出。
第三,要保持舒适的居住环境。如房间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慢支患者居住的房间室温应相对稳定,一般以18~20℃为宜。房间的相对湿度应以50%~60%为宜。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同时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老慢支”患者要加强体力锻炼。

“慢阻肺”患者得病以后,肺功能下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运动能力的下降反过来又会影响患者的体能状态,从而进一步影响呼吸功能。目前,除了药物治疗,康复锻炼是“慢阻肺”治疗中很重要的部分。钟南山院士说,慢阻肺患者的 康复治疗主要是提高心肺功能,而耐力锻炼是提高心肺功能的重要措施。耐力锻炼指的是进行一些有氧代谢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呼吸操、打太极拳等,这些都是一些全身运动,也属于肢体运动,对于全身基本体质的改善都有作用。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耐力练习可以延缓呼吸肌功能的退化,改善体力,改善病人的呼气过程,使膈肌活动幅度增加,有效地改善肺通气量;体育锻炼还能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使痰液引流通畅,减少感染机会。此外,体育锻炼能增加病人的免疫力,改善全身代谢,提高心肺功能。所以,鼓励所有“老慢支”、“慢阻肺”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
当然,体育运动要因人而宜,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体育运动要循序渐进。“慢阻肺”病人在开始锻炼时,以中小强度练习为宜,刚开始运动时间不宜过长,随着机能水平的改善,锻炼的时间可逐渐延长。锻炼时还应把握好度,以微热不出汗为原则,尽量避免剧烈运动。有急性感冒症状或明显喘憋患者,不宜进行锻炼。锻炼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天气情况,雾霾本身会导致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的加重,“老慢支”患者应尽量避免在雾霾天进行室外锻炼。
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管理通常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患者的自我管理对于疾病的预防、控制都非常重要。同样的肺功能状态,不同自我管理、不同的康复锻炼,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会有明显差异。“老慢支”、“慢阻肺”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就能减少门诊就诊、减少急性加重,进而最终延缓肺功能恶化,改善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
(老年病内科 倪莲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