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活动网络投票已经开始啦!请大家动动手指,支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霍勇教授,投下您宝贵的一票。
投票方式:
1、您可扫下方二维码,登录投票界面进行投票;

投票规则:
电脑端,每个IP在24小时内仅能投票一次,每次最少投6位,最多投10位,否则无效。 手机端,每个IP在24小时内仅能投票一次,每次投10位,否则无效。 请在“点击投票”按钮前,先输入验证码。
投票时间:
2016年11月16日-2016年11月30日
候选人介绍:
霍勇:引领“心血交融”事业向前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冠心病等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杀手。多年前,治好患者的“心病”难度大、风险高、效果差。然而,冠脉介入治疗的应用、规范和推广改变了这一现实,而国人“心”事的解决却不得不提起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霍勇。

自90年代初,霍勇教授就开始引进冠脉支架技术,此后,他开始带领团队在全国推广。他还记得,在全国推广这一新技术时,经常一天手术近20例,也有时在会议室里搭两把椅子,边休息边观察手术病人恢复情况。在霍勇教授团队的努力下,全国有400余家医院开展冠脉介入治疗,29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培训班和研讨会,中国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已大面积普及,不仅例数以每年约30%左右的速度持续攀升,同时发展模式也摆脱了过去数量至上的粗放型发展,逐步驶入质量优先的规范型发展快车道。此外,霍勇教授还牵头实施了冠心病介入诊疗准入规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国家层面对心血管介入诊疗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国家。从最初的举步维艰到如今已呈“星火燎原”之势,离不开霍勇教授孜孜奉献。
做介入手术被行内专家称为“吃线”的过程,因为X射线对手术医生的辐射是长期而慢性的。虽然有铅衣防护,但胳膊等部位仍然会受到照射,霍勇教授的胳膊上一片一片的斑点就是几十年来一例例介入手术中X射线给他留下的痕迹。然而,霍勇无怨无悔。2015年,霍勇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上,首次正式对外公布了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的结果,首次提出补充叶酸可以预防脑卒中。
从心到脑,从治到防,霍勇一直都在引领、推动着他挚爱的“心血交融”事业向前发展,这是他的职业责任,也是他的仁医担当。
(党院办 武骁飞)
|